学科建设
研究团队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研究团队 -> 正文

生命早期营养(许雅君团队)

团队负责人:

联系方式:

关键词:

研究背景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 DOHaD)理论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的营养与环境暴露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代谢编程等机制,对个体成年后的慢性疾病风险产生深远影响。这一理论揭示了生命早期关键窗口期的营养状态不仅是短期生长发育的基础,更是长期健康轨迹的决定性因素。全球范围内,慢性疾病负担的加剧与早期营养失衡密切相关。例如,孕期营养不良可能增加子代代谢综合征风险,而早期过度喂养则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通过解析生命早期营养与疾病风险的关联机制,可为制定精准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实现“从生命起点降低疾病风险”的公共卫生目标。

关键科学问题

早期营养的生物学机制与表观遗传调控:聚焦生命关键窗口期(胎儿期、婴儿期)营养状态如何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基因表达,影响代谢编程和器官发育,解析其与成年期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的关联机制。

精准营养干预策略的开发与评估:基于DOHaD理论,设计针对孕期、哺乳期及婴幼儿期的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如膳食补充、微生物组调控),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队列追踪,验证其对改善子代健康结局(如认知发育、代谢功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跨代效应与特殊人群营养健康研究:探索早期营养不良的代际传递规律,并关注弱势群体(如农村低收入家庭、早产儿)的营养干预策略,结合社会经济学因素,制定可推广的公共卫生政策,减少健康不平等。

未来发展规划

1)多组学整合与机制深化

结合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及微生物组学技术,系统解析生命早期营养影响终身健康的分子机制,为精准干预提供靶点。

2)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营养干预

利用大数据与AI模型,整合母婴临床数据、环境暴露及遗传信息,构建早期营养风险预测系统。开发动态监测工具,实时评估营养状态并生成个性化膳食建议。

3)环境与营养的交互效应

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挑战,研究环境污染物如何通过母婴双方加剧早期营养风险,探索有效早期干预策略,减少对母婴健康的潜在危害。

支撑平台

1)北大医学-中国飞鹤营养与生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立足中国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深化生命早期精准营养与代谢研究,将生命早期营养研究从中国母乳成分深入分析到对子代代谢、肠道菌群、慢性疾病易感性等方面;同时为理论研究提供产业化平台,使产—学—研形成良性循环。中心配有大型仪器检测平台和专项技术人员。

2)中国母乳研究计划(China Human Milk Project, CHMP)孕产队列:建立了覆盖中国27个省份,多民族孕产队列。监测孕期母胎健康、妊娠并发症数据,分娩结局、子代生理和行为发育数据,采集三阶段母乳建库,分析中国母乳动态变化及与后代健康的关系。目前母乳样本超2万例。

代表性成果

1)2021年 许雅君 郝卫东 刘燕萍 刘伟 周雅琳 吴双, 生命早期环境暴露对子代发育和代谢的影响及干预措施研究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2023年许雅君,周雅琳,郝卫东,余焕玲,刘伟,黄倩.生命早期环境因素暴露对母婴健康结局的影响机制及营养干预研究.第五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3)2022.11-2027.1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于中国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婴配粉制造技术研究及示范”No.2022YFD2101505.

4)Zhou Y, Zhang MJ,Liu W, Li Yong, Qin Y, Xu Y*. 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duced by maternal exposure to PM2.5. Chemosphere. 2020 Sep; 255:126920.

5)Liu W, Zhou Y, Li Y, Qin Y, YuL, Li R, Chen Y andXu Y*. Effects of PM2.5 exposure during gestation on maternal gut microbiota and pregnancy outcomes.Chemosphere.2020.May;247:125879.

6)Liu W, Zhang M, Zhou Y, Li Y, Qin Y and Xu Y*. Sex-dependent effects of PM2.5 maternal exposure on offspring’s serum lipoproteins and gut microbiot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 Oct 15;739:139982

7)Zhou Y,Zhao R, Lyu Y, Shi H,Ye W, Tan Y, Li R,Xu Y *.Serum and amniotic fluid metabolic profiles changes in response to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maternal-fetal outcomes. Nutrients 2021, 13(10), 3644.

8)Guo D, Fei Li, Zhao J, Zhang H, Liu B, Pan J, Zhang W, Chen W,Xu Y*, Jiang S *, Zhai Q*. Effect of an infant formula containing sn-2 palmitate on fec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e profiles of healthy term infan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 controlled study. Food & Function. 2022, 13, 2003–2018.

9)Li R; Zhou Y; Xu 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ligosaccharides in breast milk and feces of breast-fed infants by using LC-QE-HF-MS: a communication. Nutrients. 2023,15, 888.

10)Han M, Li K, Fang Y, Chen B, Sun H, Xie Q, Zhang S, Jiang S*, Lv J*, Xu Y* Characteristics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s in Chinese human milk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infant growth: a cross-sectional study. FoodChemistry 2024 Mar 16:447:139007.

友情链接

Friendly links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