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始建于1950年,曾用名“北京医学院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创始人为俞锡璇教授,1977~1988年期间,宋圃菊教授任系主任;1988~2001年期间,刘毅教授任系主任;2001~2016年期间,李勇教授任系主任;2016~2024年期间,马冠生教授任系主任;2025年起,黄涛教授任系主任。
我系是国内首批保健食品毒理学和功能学检验机构,组建的“北京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评价中心”目前已通过国家资质认定。我系目前也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毒理学研究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饮水与健康分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的挂靠单位。我系成立了“科技部中阿乳类与代谢健康联合实验室”,还分别与国内7家知名企业成立了校企联合实验室。
师资队伍:现有各类人员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3人、教辅1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国家级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2名,多名教师获得省部级/学会一、二等奖。另外北京大学3家综合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共21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3人。
教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于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格。迄今为止,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人员累计500余名。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学优秀奖、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学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在线教育先锋教师”奖等称号。
本科生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幼营养学、身边的营养学(翻转课堂)、临床营养学、营养与老龄化、营养学基础与进展、舌尖上的安全、肽营养与健康、水合状态与健康营养与疾病
研究生课程:营养与疾病、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营养学:从理论到行动、生命早期营养、高级营养学、精准营养与精准健康、定性研究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应用、肽营养学、老龄营养学
网络课程:身边的营养学、临床营养学
科学研究:学系老师主持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863”、“973”、国家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重大课题、国际合作等多项国家级纵向研究项目。学系教师创新成果连续多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研究方向:(1)营养与慢性病;(2)妇幼与儿童营养;(3)食品安全和毒理;(4)营养健康促进与政策;(5)营养支持与功能食品开发。